2005年物理考纲解读启示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陈建平
一、考点调整
2005年理综考试物理部分在能力要求和考试范围等方面调整力度不大,主要有以下四点值得注意:力的说明中增加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热学中增加了“阿伏加德罗常量”;第七单元第62知识点(Ⅱ级要求)中的“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移到第63知识点(Ⅰ级要求);第十一单元第83知识点中删去“感抗和容抗”。
二、试卷结构变化
2005年理综试卷的命题指导思想,仍旧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的变化不大。考试的时间仍旧是150分钟,试卷满分为300分。理化生三科的分数分配比例进行了调整。总分300,其中物理占40%(120分)、化学36%(108分)、生物24%(72分)。
值得注意的还有大纲首次提出非选择题除了现有的实验题和计算题外,还包括填空题和作图题。这表示今年理综试卷可能出现填空题和作图题(如光路作图和图像)。
原来列出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的比例数(分别约为40%和60%)取消了,这表示今年命题时,Ⅰ卷中选择题的题量可以调节,Ⅱ卷物理题也可能突破一个实验题、三个计算题的呆板模式,使命题人可以更加灵活地出题。原来考试大纲明确规定理综卷难中易比例为2∶5∶3被取消了,只说“试卷以中等难度题为主”。可以预计新理综试卷中的中等难度题将增加,容易题和难题将减少,这会进一步增大理综试卷的区分度。
2005年理综考试大纲给人最深的印象是物理、化学、生物三科完全划清了界线,明确地分家了,这表现在下列方面:
1.原来的考试大纲是三科在一起提出统一的能力要求,2005年大纲三科分别列出自己的能力要求。
2.关于三科在试卷中的比例原来是笼统的说: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内容比例与中学阶段课程计划规定的三个学科的总课时数大致相当;现在明确了物理120分,化学108分,生物72分。
3.题型示例中没有跨学科综合题。题型示例前言中有关跨学科题的说明文字全部删去了。
三、从题型示例谈复习备考
从新考试大纲的题型示例可看出以下信息,考生要关注这些信息,做到复习备考时有的放矢。
1.物理学科样题原来偏少,今年所占比例大幅增加,达到合理水平。考虑到物理题分数占理综卷总分数的40%,这显示了物理学科在理综中的重要地位,备考时当然应当在物理学科多下些功夫。
2.物理题型示例出现多选题。打破了历来理综一直是单选题的格局,这预示今年理综卷中物理选择题很可能有多选题。
3.题型示例中共有40个物理题,其中力学题18个、热学题3个、电学题14个、光学题4个、原子物理题1个。体现了力学、电学在物理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重视力、电综合。
力学知识点包括: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电学知识点包括:电路分析与计算、电场、磁场、电磁场基本知识、与变化的磁场有关的电磁感应现象、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等问题。在复习过程中,可以按照知识归类,如以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构筑一条贯穿整个中学物理的主线,或者对物理模型的类型和特点进行整合,然后进行复习。注重学科内知识的融合,主要是力学、电学和原子物理的综合,提高分析和综合能力。此外,要求考生掌握非重点知识,如热、光、原子等知识点,逐一进行梳理,强化记忆和理解。
4.题型示例的5个物理实验题中有3个电学实验,这说明要多注意电学实验的复习和训练。实验题的内容都不是大纲规定的实验,这说明必须注重理解,注重培养创新能力,在迁移和变化上下功夫。
理科综合对考生实验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要求考生理解实验原理、目的和要求,掌握实验方法和步骤,会使用实验仪器、处理实验安全问题,同时,会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的实验结论,并具备设计实验的能力。5.题型示例的40个物理题中有27个翻新题、13个新题,说明高考命题思路是用生题考能力。这样做的道理是:第一,生题能够考出考生的真实能力水平。第二,在生题面前人人平等,有利于公平竞争。这提示我们要注重能力的提高,要培养正确的方法、习惯,提高思维能力。规范解题,避免出现低级错误,提高得分率。即针对题意作出必要的分析说明,写出每步解题的理论依据和物理原理的原始表达式,进而变形表达式,代数计算,得出正确的结论。
6.题型示例中的物理题显示命题人关心主干知识:力和运动、功能和动量、电场和磁场、直流电路实验、电磁感应、光的反射折射。
7.题型示例的40个物理题中的有联系实际题17个、信息题2个、开放题2个、推导论证题1个,这说明高考命题人很关心考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喜欢新型题,在备考时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8.从题型示例和近年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高考命题的热点是:万有引力作用下的圆运动、振动和波、图像、微观量的计算、带电粒子运动、电学实验。备考时必须在这些部分多下些功夫。
四、实验题、计算题题型示例